双拥创新的底气和精气神
■浙江省宁波市双拥领导小组副组长 黄京兴
八一建军节前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一批双拥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双拥公园走廊两侧竖起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10位英模人物塑像。
前不久,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9种预制菜走进军营,走上官兵的餐桌。
放眼全国,类似的新时代双拥创新实践,日益呈现出特有魅力。各地双拥创新更有底气,也更有精气神。
底气,源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以军事模型设计为例,它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作为支撑。高质量的双拥文创产品,为什么在宁波市诞生?这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去年以来,宁波市“工业经济产销两旺,新兴动能加速培育”, 2021年全市gdp达14594.9亿元,今年上半年gdp达7260.3亿元。无疑,这为双拥工作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精气神,来自对红色文化的坚定自信和对红色基因的自觉传承。2021年9月29日,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其中仅与地域有关的精神,就包括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特区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等。这也启示我们,各地在进行双拥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务必与弘扬红色传统和伟大精神结合起来,赋予新时代双拥实践以更加丰厚的精神内涵。
有底气、更有精气神,新时代双拥创新实践迸发出绚丽光彩。实践证明,只要善于因地制宜,学会扬长补短,借势用势,乘势而上,各地双拥创新实践就一定能够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提高,再上台阶,再谱新篇。
大榭岛的见证
■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八一八爱国拥军联合会主席 黄金国
大榭,宁波海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难忘那一天,1949年8月18日,人民解放军“渡海第一仗”揭开了大榭人的爱国拥军序幕。
从那时起,70多年来,大榭人爱国拥军不断线,大榭岛八一八爱国拥军联合会的名字,就寓意和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我今年58岁,从1999年担任大榭开发区社管局副局长并负责双拥工作起,就与驻军部队结缘。
在我和同事们努力下,海岸社区2008年成立爱心编织站,承接外包装、针织等加工业务,每年可固定安排20余名需要照顾孩子的军嫂灵活就业。与此同时,成人学校也蹚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新路子。
2012年8月7日,超强台风“海葵”正面袭击宁波。大榭岛沿海海面掀起11级大风,巨浪翻滚,两艘抛锚避风的渔船走锚失控。我当即与海军部队联系,协调公安、海事、边防等部门火速派人进入军港码头处理险情。当时,狂风暴雨肆虐,险象环生,军民协同作战,确保了军港锚地和渔船安然无恙。
近年来,我们坚持拓展拥军内涵,丰富拥军内容。在海信社区建立宁波第一个军嫂协会党支部,使军嫂党员有了“家”。多方探索“互联网 ”灵活劳务新模式,破解军嫂安置难题,不仅被复制推广到江北、象山、慈城、余姚等地,还在东部战区海军部队推广。
2020年10月20日,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我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那一天,我倍感光荣。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们赶赴南海某军港慰问大榭中学的双拥共建单位、赤瓜礁守备部队官兵,赠送图书1000册。
大榭岛见证,爱国拥军是大榭人永远不变的追求。
拥军人的选择
■浙江省宁波市双拥文创设计师 俞富良
8月4日,来自苏州的大学生袁廷福,参观了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灵峰山路的军事模型展示馆后,向同行的父母和姐姐表示:“我要参军!”
那一刻,我倍感欣慰。我和同事们致力于军事模型研发和生产,目的之一不就是推广军事文化、引导青少年崇军尚武吗?
早年,我在深圳打工,但一直对仿真模型、军事模型情有独钟,军事模型背后的故事常常让我感动。2003年2月,我返回家乡宁波市创业,带领志同道合者一起投身仿真模型、军事模型的研发和塑料模具的设计生产。
这些年来,我们设计生产的产品赢得业界的肯定和模型爱好者的好评。
对此,我们感到十分骄傲,但我和同事们更看重的是大力普及和推广中国革命军事文化,承担起中国军事文化走向世界的重任。
这些年,有两件事让我们倍感振奋和鼓舞。
2017年9月,我们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捐赠大比例辽宁号航空母舰编队模型,作品陈列于军事博物馆大厅。
2019年1月5日,在宁波市北仑区红领巾阳光小记者团成立仪式暨小小平安志愿者授旗仪式上,我所在单位被确定为小记者教育实验基地。
一片丹心图报国,万里同心共荣光。为青少年国防教育作出应有贡献,正是我们这个团队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