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明天的他”
■解放军报记者 段江山 通讯员 王 棠 叶 鹏
“我教的兵都超过了自己,这是我最大的荣耀。”谈到自己培养帮带的几十名学兵,教练员桂雷格外自豪。
入伍后,桂雷进入驻香港部队某基地服役。在那里,桂雷实现了从列兵到班长、从士兵到军官的军旅“三级跳”,从一名精兵变成了培养精兵的人。
刚入伍时,桂雷顶着青少年武术散打高手的光环,心气颇高。
一次耐力长跑训练前,桂雷对新训班长潘俊丰的组训思路提出质疑。根据自己多年练习散打的经验,桂雷提出了一套不同的训练方法。
班长潘俊丰和桂雷约定:“你按照自己的方法训练,班里其他新兵按我的方法训练。一周后,咱们‘比武打擂’,看看谁的训练方法更有效!”
一周后,本想“露一手”的桂雷在耐力长跑赛场上栽了跟头。桂雷的训练信心和训练热情大为受挫。“军人是要打仗的,需要对耐力、协调性、爆发力等全面素质不断锤炼。”训练间隙,潘俊丰语重心长地对桂雷说,“你肌肉块头大、底子好,但离优秀军人的过硬体能标准还有差距,必须苦练。”
潘俊丰的话点醒了桂雷。从那以后,他虚心接受了班长的组训方法。潘俊丰也把桂雷练习散打的一些科学方法吸纳进日常训练中。时任指导员梁可耐心地为桂雷绘制“成长路线图”,要求他每实现一项阶段目标,就在本子上画个笑脸鼓励自己。
植根基地这片沃土,得益于连队干部骨干的悉心培养,桂雷进步飞速。新训考核时,桂雷的手榴弹投掷、战术基础动作和100米短跑3个课目都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同批新兵中的佼佼者。
后来,桂雷顺利成为教练员,当上了班长。第一次带新兵,桂雷就遇到一个挑战——新兵周巍,身高一米八,体重却偏轻,力量、协调性比其他战友差,摸底考核所有课目成绩垫底。
起初,桂雷将自己的一整套训练方法“复制”到周巍身上,期望周巍也能像自己当年那样,快速取得进步。结果,他发现周巍跟不上训练节奏,信心受挫,训练积极性和训练成绩不升反降。
情急之下,桂雷再次向老班长潘俊丰请教。班长给桂雷支招:“每名新兵情况都不相同。你要想清楚,是要复制‘昨天的我’,还是塑造‘明天的他’?”
桂雷恍然大悟,抛掉过往的组训套路,为周巍拟制了专属训练方案。每天训练结束后,桂雷还陪周巍一起加练。
苦练加巧练,周巍进步显著,细瘦的身体逐渐隆起了肌肉块,训练积极性越来越高。新训考核中,周巍的所有课目均取得优秀成绩。
“没有带不好的兵,只有带不好兵的班长。”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后,桂雷所带班的训练成绩名列前茅,连续被评为“全优班”“优胜班”。
从普通青年成长为精兵,从精兵成长为培养精兵的人……复盘自己的成长经历,桂雷说:“基地就是锻造驻港精兵的‘熔炉’。”
组建以来,该基地担负新兵、预提指挥军士、直招军士以及相关专业学兵培训任务,成为广受赞誉的“驻港精兵的摇篮”。
“桂雷们”的故事,不仅呈现了一群教练员的成长,还展示了一个部队训练机构的培训之道。
驻香港部队某基地组织学兵进行刺杀操训练。谢心亚 摄
驻港精兵从这里起步
——驻香港部队某基地学兵培养新闻观察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姜博西 记者 段江山 通讯员 王 棠 叶 鹏
有了政治能力的“1”,后面的“0”才有意义
从车厢里搬下最后一箱物资,汽车兵张宝彬还没来得及擦汗,一名自称“商人”的人凑了上来:“听说军车经常进出香港,你帮忙带点东西,一车给你这个数。”
当听清对方的“报价”时,张宝彬惊呆了。
当时,张宝彬正为买婚房和筹办婚礼的开销焦头烂额。一瞬间,他心里闪过一丝侥幸:只需运一趟,婚房首付就有了……
回忆那一幕,张宝彬说,那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大考”。然而,他很快清醒过来,当场拒绝了那位“商人”的请求。
“当时就一个念头——这事碰不得!”张宝彬回忆,那个时刻,头脑里像过电影一般,想起自己上过的一堂堂教育课。
从基地和团机关组织的视频大课,到营连组织的面对面课堂,各级领导和政治教员课上讲过的话,在耳边不断响起,张宝彬迅速掐灭了心中的一丝侥幸。
返回连队后,张宝彬立即向连长、指导员真实反映了情况。连队党支部肯定了张宝彬主动报告、拒绝利诱的做法,并对全连进行了强化教育。
“有了政治能力的‘1’,后面的‘0’才有意义。政治上一旦出了问题,其他工作不可能做好。”驻香港部队某基地领导告诉记者,基地的人员、车辆常年往来穿梭于香港和深圳之间,官兵们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这些都对基地政治建设和铸魂育人提出更高要求。
刚到基地新兵连没几天,新兵刘畅就开始怀念军营外的“繁华世界”,受不了军营内的艰苦训练。很快,他向指导员黄桦提交了“离队申请”。
黄桦带刘畅来到团史馆参观,和他一起重温党史军史,还推荐他担任理论宣讲员和新闻报道员,鼓励他“学理论、赞先进”,引领他不断感悟军营魅力。
一段时间后,刘畅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一次谈心,黄指导员带他来到基地的荣誉展板前。刘畅意识到自己“逃兵”思想的错误,愧疚地流下眼泪,下决心要学习英模、争当尖兵。
3个月后的新训考核,原本训练成绩垫底的刘畅拿到“全优”成绩,成为名副其实的“军事训练尖子”,还被评为“理论学习之星”。
在该基地,记者看到这样一份计划:新兵下连第一周为“优良传统教育周”,组织的第一次活动是“话英模故事·向英模致敬”纪念仪式,看的第一个视频是《塔山战旗永飘扬》;每天看新闻后开展“我爱党,我开讲”群众论坛……
得益于基地各级持续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官兵们的政治能力不断强化。组建以来,虽然基地官兵遇到的复杂情况不计其数,但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纪问题。
驻香港部队某基地组织新装备暨重难点课目教学法集训。谢心亚 摄
1期培训,力求满足未来3至5年内的战位需求
第5次失败,班长付洋和班里的学兵都沮丧极了。
那是基地组织的一场山地进攻班战术综合演练。付洋还没来得及部署下一次进攻,一名战友腿部抽筋,瘫坐在地。
看着参训的战斗班一个个掉入预设的“陷阱”,蓝军负责人陶文更加胸有成竹。
作为预提指挥军士集训队的队长,陶文带领蓝军分队,根据地形特点,提前设置复杂的战场环境,手持红外感应枪等设备,现地“埋伏”。
连续5次,发动进攻的战斗班都因为进攻速度偏慢、敌情意识不强等各种原因被“全歼”。有的班,还没冲到山脚下已损失殆尽;有的班,一半人员冲上了山,又被全部“击毙”在半山腰。
蓝军稳稳地守住了阵地。参训的学兵均已精疲力竭。有人提议暂停演练,让学兵们好好休整,改天再战。现地组织演练的基地领导却认为:“1期培训,要力求满足未来3至5年内的战位需求。只有逼到极限、突破极限,才能练出我们真正需要的驻港精兵。”
带训骨干们组织学兵展开新一轮进攻准备。付洋重整旗鼓,与学兵们商讨新的进攻策略。最终,他们采取正面牵制、侧后迂回等战法,在第6次进攻时终于冲上了蓝军阵地。
“一场高强度演练,能够有效检验和提高参训人员应对复杂困难局面的能力。”陶文告诉记者,基地相当于官兵的能力“加油站”。在定期培训与履行防务的切换中,官兵们经历了“培训-提高-再培训-再提高”的正向循环。
每一期培训带来的能力升级,都会推动官兵在往后的岗位履职上取得更大进步。这一点,在预提指挥军士培训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上等兵赖东濠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也能过把“当连长”的瘾。按照该基地创新探索的学兵模拟连排班制度,赖东濠被战友们推选出来,担任一段时间预提指挥军士集训队的模拟连长,以培养统筹协调和应对复杂突发情况的能力。
全连官兵集合完毕,赖东濠第一次站到全连的指挥位置,部署训练工作。回想当时的情景,他说自己“紧张得双腿都在裤管里面颤抖”。
谁知,越紧张越忙乱。在训练器材的调配上,赖东濠出现疏漏,导致全连训练展开时间比计划推迟了近10分钟。那一刻,他感到无地自容。
直到全连训练步入正轨,班长张开河才找到赖东濠,指出他刚才在工作统筹和任务下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几经历练,赖东濠逐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指挥骨干,训练热情和训练成绩也稳步提升。
“预提指挥军士培训,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兵顺利转改为普通军士,而是要放眼未来3到5年。这些学兵可能担任副班长、班长,甚至担任代理排长,参与全连值班。我们要瞄准相关岗位能力需求,从严从难展开培养。”该基地领导说,他们越来越重视对学兵全面素质的培养和锤炼。
据了解,该基地还在营区内构建综合演练场,组织预提指挥军士登战车、上舰艇,开展红蓝对抗、联演联训,使学兵学员结业就能从基地直接走上战位、胜任战位。
60分的教练员,带不出100分的兵
夜训完回到宿舍,仪仗兵蒋南辉脱掉衣服鞋袜,战友们才发现,他的双脚已经发肿,胯部也被礼兵枪的枪托砸得青一块紫一块。
这样的训练伤痛,蒋南辉习以为常、从不喊疼,战友们都佩服他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谁会想到,在基地新训期间,蒋南辉怕苦怕累怕疼,一度出了名。
一次战术训练,蒋南辉的肘部磨破了皮。他怕感染,立即向班长辛盛恺申请暂停训练,去医务室消毒包扎。
“身为男子汉,身为军人,这点伤痛都扛不住,将来上了战场怎么办?”班长辛盛恺对蒋南辉的“娇气”忍无可忍。他当即卧倒在地,以极快的速度从铁丝网下匍匐而过,随即起身,亮出同样磨破皮的手肘。
看着蒋南辉惊讶的表情,辛盛恺再次卧倒,以更快的速度从铁丝网下匍匐回来。当他站起来,再次亮起胳膊,肘部已经开始往外渗血。
在辛盛恺的激励下,蒋南辉羞愧难当。他回忆说:“班长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他两次战术动作演示,就是最震撼的力量。”
看到班长挂着血珠的肘部,蒋南辉低头返回队列,和战友们继续进行战术训练。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因为小伤小病请过假。
“60分的教练员,带不出100分的兵。想让学兵们做到的,带兵骨干首先要做到。”这是该基地教练员们共同的信念。无论是优良传统的传承,还是战斗精神的培塑、专业技能的训练,教练员们始终身体力行、冲锋在前。
去年,该基地列装某新型火炮。面对无教材、无经验、无教练员的实际,他们发动相关专业骨干,向先行列装的兄弟部队请教,搜集训练资料,还邀请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授课。
当时,该基地某团学兵训练二营营长黄江作为新装试训牵头人,每天晚上组织教练员学理论、研究技术难题,白天带领大家在训练场练实操。不到2个月,他们就成为操作该型火炮的行家里手。
理论学得再精,终究还是要靠实战验证。黄江带领教练员队伍进驻南粤海滨训练场,开展实装实弹实训。
为加快训练进度,黄江每天凌晨4点就带领战友们赶到靶场。夜里,其他部队陆续撤回,他和战友们打着手电设靶标,继续开展实弹训练。
一次训练,中士张建超因为体力消耗过大,累得在靶场虚脱晕倒。等他清醒过来,立即加入训练中去。他说:“新装备实弹打靶的机会太难得了,一旦错过了,以后还怎么教学兵?”
靠着这股拼劲,黄江和战友们实弹射击技术越来越精湛。后期,上级组织列装该型火炮的多支部队考核,黄江主动申请打响第一炮。最终,该基地教练员队伍打出发发命中的“满堂彩”。
过硬的教练员队伍,带来部队新装备训练的高效转型发展。
在随后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该基地16人获评“神炮手”、9人次获评“神枪手”,还有90余人次获评军事体育训练“特三级”,学兵培养成果丰硕。
让学兵起步就有好“军姿”
■雷 鸣
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学兵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新鲜血液,能否帮助他们扣好军旅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系部队战斗力生成基础,关乎部队履行使命任务能力。
今天,官兵结构深刻变化、部队使命日益拓展、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学兵培训工作应当锐意创新、与时俱进,注重从源头上着力,在起步时塑造。
坚持从政治上培养人才,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学兵培养的首位紧抓不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用红色基因培塑,用先进文化涵养, 坚决铸牢学兵永远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受住风浪和考验,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玉不琢不成器。兵员素质越高,越要注重“精雕细刻”。坚持把握学兵成长规律,根据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转变的进阶特点,开展启发式、互动式、开放式教育,善用兵言兵语拉近距离,讲清“大道理”、讲好“小道理”,引导他们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梦想。坚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为学兵量身设计“成长路线图”,全面系统分析学兵学历层次、能力基础、发展潜力等情况,走开针对性培育、标准化考核的方法路子,确保学兵培训始终聚焦岗位任职需求。
练兵先练长,强兵先强将。学兵培训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昨天的思维培养不了明天的兵”。作为学兵军旅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一线带兵骨干应当深入研究新时代青年特点,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包容其个性化差异,始终满怀真情带兵育人。坚持强化标杆意识,自觉加强身教示范,处处站排头、当表率,不断传递正能量,激发新动力,以自身过硬素质引领学兵成长进步,形成人人争先、百花齐放的人才培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