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一座红色教育基地的换羽重生
■肖力民 孙嘉龙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郭冬明
十里长堤风光好,一江两岸入画来。随着党的二十大日益临近,位于江西省于都县于都河畔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游人如织。
作为全国唯一一处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专题性纪念馆,这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已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近年来,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成为弘扬长征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曾几何时,这座红色场馆面临发展局限,配套设施不足、传播手段滞后、接待能力不强。进入新时代,军地各级充分发挥纪念馆红色资源在国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实践载体、推动科技赋能、创新宣传手段,纪念馆实现换羽重生。
让我们一起走进纪念馆,探寻这座红色教育基地的“蝶变密码”,汲取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精神养料”,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外景。肖文伯摄
回应时代呼唤
秋日清晨,行走在于都县建国路交通巷,汽车声、叫卖声交织在一起。不远处一栋砖木结构的老式宅院,古朴而沉静,与周围的嘈杂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是始建于清代的谢氏宗祠,1934年10月15日,为保障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突围,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在这里召开省、县、区三级干部大会。后来,这里建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1981年更名为于都县博物馆。”望着宗祠的一砖一瓦,纪念馆工作人员张小平说。
1986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之际,“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展览”在此举办,社会反响热烈。1988年10月,当地在这次展陈的基础上建立纪念馆,与于都县博物馆合署办公。
“因地处闹市区,参观者眼里看着革命历史,耳朵里听到的却是外面的吆喝声。”于都县博物馆原工作人员肖军回忆,周遭的环境导致这里很难形成教育氛围。
时光流逝,纪念馆设施老化、容量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难以满足参观需求。论证、选址、施工建设……2005年,一座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的新馆在于都河畔落成。
2014年,于都县委、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再次对纪念馆进行改造提升,建筑面积扩建至2200平方米,展陈面积达1900平方米,年平均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2019年5月20日,习主席在江西考察时来到于都,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察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原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并在纪念馆一层亲切会见了于都县的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
纪念馆讲解员钟敏介绍,那一年,正值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最多时每天超过1万人,网上提前预约的旅游团常常排到半个月以后。”钟敏说,按照纪念馆最初的规划设计,一天最佳接待量为600人,陡增的游客量,让纪念馆难以满足讲解需求、接待需求。同时,全国各大博物馆、纪念馆纷纷进入“互动体验时代”,纪念馆平面、静态的展陈方式,也显得有些“落伍”。
“改造升级,刻不容缓。”时任纪念馆馆长蓝华英说,为更好发挥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他们决定对纪念馆进行全方位改造。
点亮长征地标
2019年底,蓝华英找到于都县文广新旅局局长谢芸华,提出扩容纪念馆的想法。二人一拍即合,向于都县委、县政府作了专题汇报。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优化馆内展陈,点亮长征文化地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汇报会上,扩容的建议得到与会代表一致支持。
短短3个月,纪念馆新建能够容纳150辆汽车的大型停车场,建成1600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回顾升级改造过程,谢芸华感慨:“在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下,从土地征迁到立项施工,一路‘绿灯’。”
做好硬件设施改造升级的同时,纪念馆还引进技术资源,借助ar、vr等手段全景再现历史场景,打造了长征体验互动区,让游客穿越时空、走进“现场”感悟革命历史。
历经沧桑的革命文物,是建好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物质依托。为了让游客更好了解历史,纪念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征集、保护、利用工作,纪念馆工作人员纷纷踏上“寻宝”之路,当地热心群众、各地红军后代积极响应。
陈列于纪念馆显著位置的《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野战军南渡贡水计划表》《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详细展现了中央红军在长征前的准备工作,被纪念馆工作人员称为“镇馆之宝”。
几经辗转,当钟南昌、彭碧莲等纪念馆工作人员来到解放军档案馆,见到这些泛黄陈旧的图表时,他们激动万分:“这充分说明长征是有准备的,它们见证了中央红军在于都迈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步。”
在为期6个月的升级改造过程中,纪念馆共募集文物130余件。他们综合运用文物、图片等传统展陈方式和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全面系统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一座软硬件兼备、功能完善的纪念馆全新亮相。
绽放耀眼光芒
走进纪念馆,序厅主题浮雕《集结出发长征》映入眼帘。细节饱满的古铜色浮雕,生动还原了红军将士与当地群众依依不舍的离别场景,气势恢宏,引人入胜。
沿着序厅的侧门继续向前走,记者来到纪念馆长征出版物博览中心。只见几个孩子穿戴vr设备,在液晶电视前“手舞足蹈”。“我们一起渡过了于都河!”“我在帮红军修浮桥!”孩子们紧握操作手柄,不时发出惊呼。
让讲解员钟雪燕引以为傲的是,修缮后的纪念馆广泛运用线上直播、数字展览、“云”宣讲等方式,打破时空阻隔,全面实现游览方式升级。
今年“七一”前夕,在远隔万里的黑龙江省大庆油田,210名石油工人跟随钟雪燕的直播镜头深入纪念馆,聆听长征故事,参观革命文物。“‘云’宣讲弥补了人们难以到场的遗憾,长征精神与铁人精神碰撞出别样精彩,我能够感受到他们‘溢出屏幕’的热情。”钟雪燕说。
前来纪念馆参观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吸引一大批热心人士加入志愿讲解员队伍。2020年5月20日,在红军后代葛江洋的牵头组织下,长征源宣讲团成立。
宣讲团从红军后代、专家学者、中小学生等群体中广纳英才。他们不仅在纪念馆内开展志愿宣讲,还将长征故事传播到机关、乡镇、社区,教育覆盖面不断拓展。如今,宣讲团由最初的20余人壮大到75人,累计完成宣讲515场次,红色血脉在这片红土地上赓续传承。
前不久,长征源宣讲团来到于都县禾丰镇珠塘村义务宣讲,讲解员胡晓琼声情并茂地讲述《妈妈的马灯》《一件羊皮袄》等红色故事,现场观众深受感动。珠塘村老党员华仁发感慨:“长征路上的动人故事挖不完、讲不尽,每一次听心里都很触动。我们今天的生活多么幸福,一定不能忘了革命先辈的付出。”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华仁发计划再到纪念馆去看看。他说,最好的纪念方式,是不忘来时路。
“七一”前夕,江西省赣州军分区组织官兵和民兵在于都县长征渡口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刘宗炎摄
携手擦亮“最鲜亮的底色”
■石纯民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
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资源,是我党我军性质、本色和作风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新时代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宝贵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关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政策法规,在完善红色资源保护体制、明确管理职责、强化保护责任、加大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各地勇于创新,推出一批重大保护工程,打造红色旅游景点,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渠道,红色资源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丰富实践载体,依托军地资源,优化结构布局,推动各省区市建设一批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作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用好红色资源“精神富矿”,对于增强全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意义重大深远。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首要任务是保护好红色资源。抓好红色资源的全面清查,搞好普查、挖掘、整理、认定等工作,摸清全国红色资源现状。对散落在偏远地区的红色资源,做好抢救性修复、挖掘等工作。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对侵占破坏、利用不当、应保未保等问题予以及时纠治。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强化法治思维,从完善法规制度和管理机制入手,把红色资源管理保护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注重规划整合,将红色资源保护纳入军地发展规划,通过划立红色片区、开设红色线路、编印红色地图等方式,实现红色资源整体规划、统筹展示、示范引领。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还需激发红色资源内生发展动力。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思想内涵,丰富红色故事细节,通过老事新说、老话新讲、老歌新唱,让革命传统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现党史军史,增强教育感染力。立足地域特色,创作推出一系列优秀红色舞台剧、影视剧,实现红色资源的艺术性呈现。
红色,是共产党人的底色,是人民军队的底色。激荡红色血脉的人民军队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奋进新征程,我们更应珍视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以昂扬的姿态建功新时代。